首页

国产原味调教

时间:2025-05-25 16:20:46 作者:160位本硕博高校学子获颁2024年度“北京雨燕奖学金” 浏览量:28716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童年是一个人文明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少年儿童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少年儿童为抓手,促使他们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者、实践者逐步成长为传播者、推动者,可以有效带动家长与同辈、联动学校和社区等。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不妨以亲近自然的方式开展。创造轻松的氛围,构建贴近真实生活的学习场景,才能让孩子在自然教育中更好体认和尊重生命万物。比如,有的学校探索体验式环境教育,通过开设博物系列课、四季美学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素养。在孩子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厚植绿色理念,推动他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城管局、教育局等联合发起深圳市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计划”,打造垃圾分类学校教育体系,建设蒲公英校园1600多所,促进垃圾分类在校园生根发芽,并通过“结对子”方式将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推广至四川省多个地市。目前,这一试点探索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可,并在全国推广经验。实践证明,多方携手、汇聚众力,能让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入,更有持续性。

  推进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要更加重视乡村地区,更好发挥乡村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殊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要看到,乡村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面向乡村少年儿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小手拉大手”,既有助于维护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也能促使农村地区更加重视绿色生产,从而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凝聚智慧、创新举措、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广大少年儿童的生态文明素养,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定能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

  王晓莉(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三部门: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可感、可知、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据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预测,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多地高速公路将迎来充电高峰,全国高速公路日均充电次数将超30万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0%,单日充电次数峰值较春节假期也有望超50%。

针锋相对!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互相向对方领导人发出逮捕令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辉作的关于统计法修正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健全统计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增加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的规定,进一步加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刚性制度约束,细化统计信息共享机制相关规定等。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有观点认为,特斯拉FSD入华或将加速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应用。“FSD入华肯定能加快自动驾驶相关体系的规范和优化。同时,中国丰富的商业应用场景也有利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百花齐放和量产规模的快速放大。”4月30日,浩数资本执行董事陈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移动商业机器人、低速场景、封闭场景和中国优势明显的硬件产业链。”

外交部提醒赴法国观看奥运会比赛中国公民注意有关事项

该计划鼓励更多中国和东盟地方广电机构、短视频运维公司、微短剧创作公司加入创作传播计划,发挥主流媒体平台优势,聚合地方短视频制作传播资源,积极探索视听产品与文化和旅游等产业跨界深度融合,扩大中国和东盟短视频产业“生态圈”,以短视频创作为媒,进一步赋能中国—东盟人文交流。

图览|这些中国元素,上了非洲货币

(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行《应急管理部权责清单》。编制公布应急管理系统21个行政许可事项(47个子项)实施规范及办事指南,指导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做好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认领和实施工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